分享好友 技术推荐首页 技术推荐分类 切换频道

技术推荐151 | 生物沥浸-循环富集技术在工业固废高值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

2020-01-18 16:394210

生物沥浸-循环富集技术在工业固废高值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

一、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沥浸和循环富集工艺特点

1.通过专利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大幅提高了微生物浓度,较之常规的生物冶金/生物沥浸其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浸提时间由5-10天缩短至6-24小时

2.通过专利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沥液的再生循环和金属的循环富集,不但解决了危废中金属含量低、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显著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和培养液的消耗

3.该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金属的浸提和富集,无需消耗强酸和双氧等危险化学品,设备无需过度防腐,无需庞大的酸雾处理系统,设备投入低、运行安全。

4.该技术属平台技术,对于各种材料源危废(废旧电池、失效催化剂、电子线路板)和工业源危废(电镀污泥、酸洗污泥、冶炼废渣)均可实现金属浸提和富集。

5. 该技术尤其对于法和湿法过程产生的低含量烟灰、炉灰、浸出渣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可同步实现有价金属最大程度回收和残渣脱毒脱帽。

二、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潜力、挑战和对策

1.潜力

一般含有铜3%-5%,镍2%-4%,锌5%-7%,铬2%-4%。仅铜镍回收的直接经济收益3000-5000元/吨。按全国年产量500万吨计,总收益在150-250亿。

2.挑战

高浓度电镀污泥火法和湿法浸提二次残渣仍是危废;低浓度电镀污泥有价金属(铜和镍)含量偏低,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工艺难以胜任。

3.对策

生物沥浸在常温常压的温和条件下实现有价金属的溶释,适宜较低浓度的金属浸提;而且可以通过再生循环富集金属,把电镀污泥的低浓度变成沥液的高浓度,为金属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三、技术介绍及应用

(一)电镀污泥中铜镍锌的生物沥浸和富集

循环10次后,累计固液比50%,即100立方的培养基可处理50吨的电镀污泥;相应地,镍、铜、锌的富集浓度达到10克、20克和20克/升。

(二)生物沥浸-循环富集实际运行系统循环浸提残渣的浸出毒性

(三)基于生物浸提富集技术的电镀污泥全资源化利用线路图

(四)煤气化渣中金属的生物沥浸和富集




(五)循环浸提残渣重金属含量与标准对比

处理后的煤气化渣达到土壤调理剂的要求。

(六)粉煤灰中有毒金属的脱除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废,目前常被用来做为土壤改良剂、调理剂和肥料等高值、大量和持续利用。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Cu 100mg/L;As 5mg/L;Cr 15mg/L

20%固液比条件下,粉煤灰生物沥浸残渣的浸出毒性分析。

生物沥浸处理后的粉煤灰渣达到土壤调理剂的要求

(七)烟灰中铷的生物沥浸-循环富集

四、咨询方式

联 系 人:范海华

联系电话:13718984266(微信同号)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技术推荐257 | 钢渣法脱硫助力高硫铁精矿大规模使用
钢渣法脱硫助力高硫铁精矿大规模使用高硫铁精矿作为生产烧结球团的主要原料,排放烟气的SO2浓度高达可12000mg/Nm³。脱硫项目按

0评论2021-01-156406

技术推荐256 | 环保型复合掺合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一、环保型复合掺合料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需求量不断增加。据中国混凝土(砂浆)网的不完全统计,

0评论2021-01-157054

技术推荐255 | 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一、项目研究背景产生量大我国电解锰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2017年生产能力达约188 万吨/年,

0评论2021-01-156437

​技术推荐254 | 工业固废(电解锰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发与应用
工业固废(电解锰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一、提要一种电解锰渣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生产建筑材料的新技术,该技术是我公司

0评论2021-01-157389

技术推荐253 | 输运床制燃气技术
输运床制燃气技术

0评论2021-01-155994

技术推荐252 | 快速沸腾式烘干技术在工业固废上的应用
快速沸腾式烘干技术在工业固废上的应用

0评论2021-01-155976

技术推荐251 | 低热值煤泥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
低热值煤泥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

0评论2021-01-156031

技术推荐248 | 气化飞灰燃烧技术与工程应用
气化飞灰燃烧技术与工程应用

0评论2021-01-155981

技术推荐247 | 阻隔技术在废弃物堆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阻隔技术在废弃物堆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0评论2021-01-155914

技术推荐246 | 利用污泥固废场地生态建设的闭环技术协调
利用污泥固废场地生态建设的闭环技术协调

0评论2021-01-155937